收藏
开凿于北魏的石窟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佛教石窟。
巩义石窟寺
热度19
开放时间
巩义市河洛镇寺湾村
门票 景区介绍 预定须知 推荐
  • 成人票
  • 学生票
成人票
巩义石窟寺门票成人票
可退改 电子票
预定须知
28
预定
学生票
巩义石窟寺门票优待票(学生/教师)
可退改 电子票
预定须知
15
预定
景区介绍

石窟寺坐落在巩义市东北九公里的大力山下,背山面水,风景秀丽,曾被誉为“溪雾岩云的幽栖胜地”。石窟寺现存洞窟五座,千佛龛一个,小型佛龛二百五十五个,摩岩造像三尊,共雕佛像七千七百四十三尊,碑刻题记二百余块。这里保存的十五幅帝后礼佛图,构图严谨,技法娴熟,人物性格鲜明,可谓佛教艺苑中的珍品。

巩义石窟是北魏皇室开凿的一座石窟,孝文帝创建了寺院,宣武帝时开始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后来的东西魏、唐、宋时以陆续在这里刻了一些小龛。石窟寺是继洛阳龙门石窟之后开凿的,它把佛教艺术的外来影响同中原汉族艺术相结合。

巩县石窟的帝后礼佛浮雕为国内现存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其中又以第1窟的礼佛图为最完整、精美。 第1窟礼佛图浮雕在南壁窟门左右,各作3层,相向排列。东侧系以帝王为首的男供养人群像,其中主像13人,人高约60厘米,侍从约40余人,较主像矮小,高约40厘米,西侧系以皇后为首的女供养人群像,其中主像11人,侍从约30余人,皆略小于东侧人物。帝王头戴平天冠,右手持莲枝,左手置于侍者所捧香炉中,两侧侍者或为王者牵衣,或持扇、持装饰华丽的伞盖。

b1.png

巩义石窟寺承接云冈、宾阳三洞,在土黄色砂岩崖壁上雕成绝唱。

第一窟中心柱北面雕刻的这尊佛像,它最精彩的部分当属须弥座前衣摆处的雕刻了,线条繁琐,但却非常飘逸、自然、流畅,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立体感。其他三面代表了过去、现在、未来。人世间,虚妄的众生,想来只是皮囊。过去已逝,未来太远,人类往往看不到现在,参不透未来,执着于过去,依然无法度己,只能借助神灵。

一佛两菩萨、二弟子(迦叶与阿难)及二力士莲座形式特别,主尊佛像单跏趺坐,左立阿难,眉眼微笑,面容饱满,右为大弟子迦叶,这尊喜乐相有别于印象中迦叶满脸沧桑谦虚卑微。雕像精巧,力士眉宇间的英气,盔甲的片片清晰可见。主莲座与其余四座以藤相连,构思巧妙。

image.png

帝后礼佛图,供养人石刻的绝美之作,记载了北魏帝后以及贵族上层人物的雍容华贵和虔诚肃穆的宗教感情。

image.png

帝王头戴平天冠,右手持莲枝,左手置于侍者所捧香炉中,两侧侍者或为王者牵衣,或持扇、持装饰华丽的伞盖。其余男像皆戴高冠,各与身边持伞、扇之侍从形成一组。女像头戴莲花冠,各自都有持伞、扇的侍从。每层浮雕由于方向、服饰的一致而形成强烈的整体感,而上部空间由于斜向的羽扇、伞盖和飘动着的结带以及人物的参差错落而增加了画面的变化。

风露生寒,人在莲花顶。睡重不知残酒醒。红帘几度啼鸦暝。”莲花顶,这个顶是石窟中最早、最完整的一个。莲花为底,观音坐莲。莲花为顶,普照众生。再看,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寺内最东边的千佛龛,是唐代乾封年间的作品,据说是武则天下令,和龙门石窟同时开凿的,周围有999尊小佛,加上中间这尊优填王造像,恰恰是一千尊。佛与众生之间好像已经没有了距离,仿佛,佛即是人,人即是佛。

image.png

夏日午后阳光照射在石窟门内,微光照佛光。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护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

预定须知

优待政策

儿童:1.4米(含)以下【免费】

老人:70岁(含)以上老人凭相关证件【免费】

军人:持有效证件【免费】

学生:凭学生证【优惠】

老人:60岁(含)以上-70岁(不含)【优惠】

残疾人:持有效证件【免费】

记者:持有效证件【免费】


推荐
预订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