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客服 推荐
专属客服,沟通更便捷~

微信客服
专属客服,沟通更便捷~

您的专属旅行顾问 官方
企业微信,安全保障您的权益
“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嘀嘀···”
12-17岁大朋友的家长请注意
“老郑州的摩斯密码”开班啦!
快带上“绝密档案”
背上书包
跟着老师的步伐沉浸式入戏
穿越至乌云密布的1938年
我们探秘之旅马上开始!
摩斯密码是怎么诞生的?又是如何使用的?
爷爷经常说抗战时期的故事,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有那么一批无线电战士,奉命到各地建立秘密电台,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日军情报和党中央指示。
摩斯密码在战争中起到了顺风耳和千里眼的作用。今天,你既是破解历史的侦探,也是1938年的无名特工。
德化街的故事因你的行动未被遗忘!
所以,各位特工们,你们的任务已经明确,使命就在肩头。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责任,开启今天的解密之旅吧!
走进复刻的 1931 年开封中山门,从建筑细节解读历史。、
原本它是一个单薄的城门,在1931年刘峙主豫期间: 日军在东北沈阳柳条湖附近蓄意发起了九一八事变,华北局势危急,河南作为中原枢纽,城门需要具备防御功能!因此南大门改建为碉堡式的城楼,大家看:城楼上面那些“孔孔洞洞”就是用于架枪阻击敌人设计的。现在这座建筑因为战争而被破坏;
观察:1.碉堡式城楼的设计以及三进孔道;
思考:2.这些建筑是为什么叫中山门?
通过互动任务破译“思想密码”,将建筑特色与历史精神相联结,理解个人使命与国家命运的关联,在建筑与故事中触摸思想觉醒的脉搏。
让我们穿越中山门,走进老郑州发现更多的秘密。
观察默片时代,其建筑原型是1909 年建成的河南省咨议局,原建筑位于开封贡院旧址。咨议局诞生于清末新政时期,1906 年清政府宣布 “预备立宪”,为配合这一改革,效仿日本集贤院的做法,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在地方设立咨议局。
思考:为什么要建立咨议局呢?
清末,清王朝面临着列强侵略、内乱频发和财政崩溃等多重困境,为了挽救统治,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而咨议局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不过,当时的选举资格限制很严格,需要有财产、功名或学历,所以议员大多是地方精英。
在当时的背景下,咨议局的出现对于推动社会变革、唤醒人民的自主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咨议局也成为了近代政治制度探索的实践。
脚下的铁轨,是老郑州的“兴城密码”——1898年,京汉铁路原计划走开封路段,张之洞受命监督修建卢汉(京汉)铁路修建,发现开封地基松软需要西移80公里到郑县。1906年建成通车,1908年与陇海铁路交汇,郑县成为了河南铁路交通枢纽。铁路带来的,不只是火车的鸣笛声。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郑县的德化街、福寿街等街区也热闹了起来 —— 商业老字号跟着铁轨走进了老郑州。
驻足老字号牌匾前,解析“瑞丰祥”、“恒昌茶庄”等商铺的经营理念,感悟豫商精神。
咱们再回头看那些老街牌匾,每一块都藏着铁路时代的商业智慧。
民族企业家穆藕初在上海成功兴办德大纱厂和厚生纱厂之后,计划在中原地区开办新厂。1918年,他奔赴河南棉产区进行周密考察,认为郑州作为全国三大原棉集散地之一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具备发展棉纺织工业的优越条件,于是决定在此建立纱厂,名为“豫丰纱厂”。1938年,日军轰炸郑州,工厂、企业被炸严重,无法正常生产,最后迁往重庆。
完成专属任务,在铁路与商业的关联中破译“兴城密码”。
时光密码!听名字就知道,这里藏着郑州近百年的岁月
在时代印记中破译“时光密码”,感受城市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同频共振。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老郑州开埠至今百年历史中的几个重要话题。(从“郑州开埠—商业发展—民俗民艺—建国印记—实业奋进—改革开放后的生活万象”每一个时间节点,都能让我们进入一段时空,回忆一段故事。)
观音堂火车站建成于1915年,原建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观音堂镇,是早期陇海线上物资西运的重要车站。原建筑现在已在战争中损毁。
透过老照片了解观音堂火车站作为陇海铁路西段终点的战略地位,以及在抗战物资运输中的关键作用。
当我们回望中国近代铁路的起点,会发现它的每一寸铁轨都交织着屈辱与抗争、无奈与探索——在当时半殖民地背景下被迫选择“借外力修铁路”成了近代中国试图追赶世界的特殊选择,而这背后,是一代代国人“交通兴国”的迫切渴望。
19世纪中后期,两次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国门,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让清廷意识到“器物之落后”。与此同时,工业革命后的欧美已进入铁路时代,火车成了国家富强的象征。而当时的中国,仍以马车、漕运为主要交通方式,物资运输缓慢,国防调度滞后。
1876年,英国擅自修建的淞沪铁路通车,这是中国土地上第一条运营铁路,却因清廷的保守与列强的蛮横,最终被清政府赎回后拆除。这一事件刺痛了国人:铁路不是“奇技淫巧”,而是强国的刚需。此后,从洋务派到维新派,“修铁路”成为共识,但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必须借助外国力量。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铁路进入“借外力修建”的高潮,其中京汉铁路(原卢汉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修建最具代表性。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郑州这座城市从铁路枢纽到中国铁路心脏,中国高铁里程稳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70%以上。从郑州出发,几小时就能到达全国大部分主要城市;我们的铁路技术不断突破,不仅能在平原上铺设铁轨,还能在高山峡谷间架起桥梁、打通隧道,让天堑变成通途;中国铁路还走出国门,帮助许多国家修建铁路,把先进技术和建设经验分享给世界。
走进剧场《谍战风云》讲述了在1938年的郑州火车站,我方情报人员林秋生在执行任务途中,被敌方特务抓捕入狱,经历严刑拷打和生死考验依旧缄口不言。
在忍受敌军的严刑拷打的过程中巧妙地与内部潜伏人员祁山交换情报,把敌人将于2月14日8点对郑州展开大轰炸,这一重要信息传递出去,为革命组织争取撤离时间,最终革命队伍得以保全。而祁山却选择牺牲自己,与敌人同归于尽……
当红色旗帜迎风飘扬的这一刻,仿佛革命先烈们看到了国富民强的今天。
走进世界大剧院将我们带回1938年的老郑州。剧情展现了战争面前的德化街人们的守望相助,生动诠释了战火中不灭的人性光辉和民族精神。在这里,有思想碰撞的火花,有商业繁荣的烟火,有时代变迁的印记,有铁路带来的机遇,更有战火中不熄的信仰。
你会看到它们如何在 1938 年的郑州交织,如何在普通人的故事里闪耀,最终明白:所谓红色记忆,从来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无数生命用热血和坚守写就的共同史诗。
这些密码层层递进,最终都汇聚成老郑州最珍贵的“和平密码”。
我们在老郑州的街巷与岁月中,解锁的五组穿越时空的密码。它们不仅是城市的记忆,更是生命意义的注解。
中山门的“思想密码”,是家国使命在生命中的觉醒。孙中山先生的近代民主思想,明白个体与国家血脉相连。生命的意义,始于对国家的使命担当,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州的“兴城密码”,是商业繁荣中生命的温度。豫商 “诚信为本、义利并举” 的坚守,让交易不止于利益,更成了 “以德化人”的修行。生命的价值,在于用善意连接彼此。
时光匣子的“时代密码”,是历史演进中城市生命力的延续。从铁路铺就的 “十字路口” 到商业繁盛的市井街巷,从民俗江湖的烟火气到建国后的实业奋进,再到生活万象的日新月异,郑州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长蜕变,而这每一步变迁,都印刻着普通人的足迹。生命的意义,就藏在平凡中的不平凡里。每个平凡的身影,都在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脚踏实地的奋斗和生生不息的希望,为这座城市注入前行的动力,让平凡岁月绽放出不平凡的光芒。
铁路的“强国密码”,京汉与陇海铁路在郑州交织,不仅拉动了物资流转,更让无数生命走出乡关、看见世界 —— 筑路工人的血汗、列车员的坚守,都在诠释:生命的宽度,在于突破边界。
那么生命的方向——像铁轨一样,是预设的路径还是自主的选择?
课程目标
历史认知UP:从郑州大轰炸到德化街重建,从铁路兴城到实业救国,在场景里了解近代郑州的抗争史与发展史。
技能拓展:破译密码练逻辑,团队协作磨沟通,限时任务练专注力,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
精神传承:学生们破译的不仅是密码,更是一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让红色精神化作成长路上的动力。
课程安排
08:00—08:10 紫荆山人民大会堂集合出发
09:30—10:00 【开营】团队破冰、特工集结
10:00—10:40 【中山门】解锁思想密码
10:40—11:10 【郑州街·商埠解密】解锁兴城密码
11:10—12:00 【时光匣子·时代变迁】解锁时光密码
12:00—12:40 【研学餐厅】补充能量
12:40—13:00 餐后休息
14:00—14:50 【谍战风云·传递情报】解锁胜利密码
15:00—15:40 【观音堂火车站】解锁强国密码
15:40—16:10 【观音堂火车站】线索汇总
16:30—17:30 【世界大剧院】解密和平密码
17:30—17:45 【中山门】合影留念
17:45—17:55 闭营仪式
18:00—19:30 抵达紫荆山人民会堂结束活动
报名须知
报名须知:
课程对象:12—17岁
课程时间:一天
课程地点:建业电影小镇
成团人数:15人
课程须知:
1、活动如因客人个人情况当天取消,不予退款。
2、活动如因天气情况、人数不成团或其他不可控因素未能如期举行,活动档期延期或者报名费全部退还。
3、活动当天请穿舒适运动衣和运动鞋,勿带贵重物品手机等,丢失自负。
4、家长如需入园请另行购票。